为全面落实最高检以“数字革命”驱动新时代法律监督整体提质增效的数字检察战略,包头市东河区人民检察院积极推动数据与民事、行政检察工作深度融合,深入实践“个案办理+类案监督+系统治理”的法律监督模式,立足业务需求积极主动研发运用模型,提升民事、行政检察工作质效。
提升科技赋能检察监督意识研发数字模型突破办案堵点。
改变传统工作方式,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手段,拓宽检察业务的监督履职渠道。在以“院领导主抓、技术部门主推、业务部门主导、全院共同参与”的工作格局下,坚持需求导向,立足检察办案职能探索建立新模型。其中,民事执行案件不当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法律监督模型,破解民事终本执行监督难题经验做法被《检察日报》和《内蒙古检察》刊载。
加强数据监督模型探索应用,突破民事行政线索发现难点。
结合多年办案经验,对存在类案监督可能性的典型问题进行梳理,初步确定公租房、民间借贷、民事执行、行政非诉执行等类案监督适用性较强的重点监督领域。在深入学习上级检察机关发布推广的优秀模型中找准监督方向、拓展数据资源、抓实线索核查,研究梳理可广泛适用的监督逻辑规则。借助数字检察智慧,提升类案监督质效,做到治理一个领域,解决一类问题。
数据赋能凝聚检察治理合力,提升民事行政检察办案质效。
立足民事、行政检察监督职能,积极沟通法院、住建部门、廉租房所在社区等单位,对相关卷宗及基础数据进行集中调阅、形成治理合力,通过对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筛查、比对,并运用检察调查核实权,对违规使用廉租房情形进行实地走访,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发检察建议,通过召开联席会议,促进问题及时有效解决。
今后,东河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立足检察监督工作职能,加强数字意识和大数据思维,“借力”数字技术,助推民事、行政检察监督工作提质增效。